投稿指南
来稿应自觉遵守国家有关著作权法律法规,不得侵犯他人版权或其他权利,如果出现问题作者文责自负,而且本刊将依法追究侵权行为给本刊造成的损失责任。本刊对录用稿有修改、删节权。经本刊通知进行修改的稿件或被采用的稿件,作者必须保证本刊的独立发表权。 一、投稿方式: 1、 请从 我刊官网 直接投稿 。 2、 请 从我编辑部编辑的推广链接进入我刊投审稿系统进行投稿。 二、稿件著作权: 1、 投稿人保证其向我刊所投之作品是其本人或与他人合作创作之成果,或对所投作品拥有合法的著作权,无第三人对其作品提出可成立之权利主张。 2、 投稿人保证向我刊所投之稿件,尚未在任何媒体上发表。 3、 投稿人保证其作品不含有违反宪法、法律及损害社会公共利益之内容。 4、 投稿人向我刊所投之作品不得同时向第三方投送,即不允许一稿多投。 5、 投稿人授予我刊享有作品专有使用权的方式包括但不限于:通过网络向公众传播、复制、摘编、表演、播放、展览、发行、摄制电影、电视、录像制品、录制录音制品、制作数字化制品、改编、翻译、注释、编辑,以及出版、许可其他媒体、网站及单位转载、摘编、播放、录制、翻译、注释、编辑、改编、摄制。 6、 第5条所述之网络是指通过我刊官网。 7、 投稿人委托我刊声明,未经我方许可,任何网站、媒体、组织不得转载、摘编其作品。

“黑科技”亮相电力行业,西安交大青年团队助

来源:电力科技与环保 【在线投稿】 栏目:综合新闻 时间:2022-05-16
作者:网站采编
关键词:
摘要:随着智能电网率的提高,建成安全可靠、清洁环保的智能电网体系已成社会共识,但同时,电缆沟巡检难题也日益凸显。数据统计显示,因非常规巡检导致的突发停电达到停电总时长的

随着智能电网率的提高,建成安全可靠、清洁环保的智能电网体系已成社会共识,但同时,电缆沟巡检难题也日益凸显。数据统计显示,因非常规巡检导致的突发停电达到停电总时长的47.3%,而现在大多巡检采取的人工“先挖断、后探查”的粗暴方式不仅工作量大、意外风险高,可巡检范围还只有电缆总长的不到10%。

据行业内人士称在狭小空间人工电力巡检时极为不便,而且效率低、安全也成问题。这次巡电科技团队的智能巡检正是解决这一大社会问题的成功试验,是电缆巡检模式的一次更新,对于电力公司寻找电缆巡检新方案提供了借鉴意义,更对社会治理有积极意义。

近日,一支由西安交通大学青年团队“巡电科技”自主研发的智能巡检机器人有效直击行业痛点,极具针对性的解决了这一社会问题,对于攻克电力巡检领域的重点难题具有重大意义,为电缆巡检的治理做出了突出贡献。

巡电科技团队针对行业痛点,研制出了一款基于低压气裙的创新型电力巡检小型机器人。据悉,其团队机器人的创新机械结构能使小车拥有较市面普通巡检机器人8倍以上的续航时间。此外,小车吸附于通道顶部运行使其在保障更大巡检范围的同时,还不损伤电缆,大大提高了巡检过程的安全性和可靠性。其搭载的数据库使小车具有更快的识别速度与更全面、更准确的故障判断机制。新型巡检小车的出现不仅有助于电缆抢修效率、电力和能源企业巡检效率的提升,而且在一定程度上确保了交通运输的畅通性,对于智慧城市治理有重要意义。

据了解,巡电科技团队来自西安交通大学一支平均年龄仅有19岁的年轻科创团队。他们依托西安交通大学自动化教研室,自主研发出了一种面向狭小空间的电力小型巡检机器人。该项目目前拥有专利论文10余项,同时已与与南方电网、西安热电等多家央企和重点企业达成合作意向。团队在未来将继续密切校企合作,不断进行产品升级,逐步扩大业务规模,继续助力全国电力巡检社会治理工作。

黑暗的电缆通道内,一辆小车正灵活的在通道顶部穿梭巡检,进行实时故障诊断并反馈数据,而操作者是几名十九岁的小伙子——他们操作娴熟,技术老练,只需动动手指便可知电缆内部全况。这是团队在进行的最后一轮项目落地验证,本轮巡检过程顺畅,巡检得到了良好的反馈数据与效果。

文章来源:《电力科技与环保》 网址: http://www.dlkjyhbzz.cn/zonghexinwen/2022/0516/1184.html



上一篇:白酒板块快速拉升 科创板50 ETF(588080)涨1.26%
下一篇:青达环保最新公告:近日收到1项科学技术成果鉴

电力科技与环保投稿 | 电力科技与环保编辑部| 电力科技与环保版面费 | 电力科技与环保论文发表 | 电力科技与环保最新目录
Copyright © 2021 《电力科技与环保》杂志社 版权所有 Power by DedeCms
投稿电话: 投稿邮箱: